李晓夏

Scan me!
  • 所在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 所在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个人学位:
    博士
  • 职称名称:
    副教授
  • 教师类别:
    专任教师
  • 导师类型: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电子邮箱:
    lixiaoxia@cup.edu.cn

教育经历

个人概况

个人基本信息

李晓夏,女,法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博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乡村振兴、政府治理。研究成果发表或接受发表于《电子政务》《人民论坛》《理论月刊》《世界农业》《商业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领导科学》《成人教育》《改革与战略》等刊物。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校级科研项目5项、教改项目2项。


教育经历

2008年9月——2012年6月,陕西科技大学,文学学士

2014年9月——2017年6月,河北大学,哲学硕士

2018年9月——2021年12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法学博士

2022年3月——2024年3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12年8月——2018年8月,中共河北省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监督检查科科长

2021年9月——2022年1月,陆军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22年3月——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教师

2022年6月——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乡村振兴、政府治理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石油精神概论、数字化思政的方法与实践

研究生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


教改项目

[1]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双碳'背景下能源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研究”

[2]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数字化思政的方法与实践》课程内容创新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


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数智赋能时代’行业特色高校‘大思政课’模式构建与路径创新研究”

[2]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项目

[3]主持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京村’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4]主持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技术赋能时代’行业特色高校智慧思政模式研究”

[5]主持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一般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开展消费帮扶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6]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电商发展路径研究”

[7]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项目“技术赋能时代下的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研究”

[8]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思想教育科研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数字时代下的能源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研究”

[9]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智慧智能学生党支部建设模式研究”

[10]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研究项目"数智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质增效’研究"

[1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研究”-子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话语历史演进及其体系生成研究”

[1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原创性贡献研究”

[13]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军队经营性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大问题研究”

[14]参与东营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黄河三角洲生态文明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


第一作者或独著论文成果

[1](CSSCI)虚拟直播电商的治理挑战与优化策略研究.电子政务,2023.

[2](CSSCI)生态扶贫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之维.人民论坛,2020.

[3](CSSCI)人工智能时代的“政府生态”治理现代化.电子政务,2019.

[4](CSSCI)党员媒介镜像与传播生态位——以主流媒体中驻村干部报道为例看党建本质的回归.理论月刊,2020.

[5](CSSCI)中国生态扶贫治理机制研究——基于CiteSpace下的可视化分析.世界农业,2020.

[6](CSSCI)代际传递视角下乡村教育振兴:逻辑进路、价值基础及基本原则.理论月刊,2023.

[7](SSCI/SCI)"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E-Commerce in China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and Systematic Clustering Method" Sustainability,2022.

[8](SCI)"Solidification Remediation Method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by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20.

[9](北大核心)直播助农:乡村振兴和网络扶贫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新模式.商业经济研究,2020.

[10](北大核心)数字乡村治理:实践基础、关键问题与优化策略.农业经济,2022.

[11](北大核心)全媒体时代领导者行政思维和业务思维相互转换的技巧.领导科学,2021.

[12](北大核心)数字赋能与乡村人才振兴——“数商兴农”背景下新农人培育循环体建设研究.成人教育,2023.

[13]构建扶贫话语体系 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光明理论,2020.

[14](AMI)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20.

[15](AMI)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绿色减贫的理论发展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16](AMI)流量赋能文旅:官方媒体账号“迎考”策略重构.求知,2024.

[17](JST)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南方农机,2022.

[18](JST)乡村振兴背景下绿色减贫可持续效应研究——以山西省灵丘县为例 .南方农机,2024.

[19]“数商兴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探析.求知,2022.

[20]从减贫到振兴:中国绿色减贫科学内涵的演变规律与多维界定.乡村论丛,2022.

[21]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理论观察,2023.

[22]全媒体时代舆情治理的优化路径.求知,2020.

[23]“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未来减贫的多维分析.理论与当代,2020.

[24]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促进中国深度参与国际能源治理.中国市场,2019.

[25]弗雷格《论涵义和意谓》的当代逻辑哲学意义.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6]一物一人,一世一情——析纪录片《俺爹俺娘》.电影评介,2011.


个人专著

《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2023.


社会兼职及荣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2024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2024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2023

《甘肃农业》编委,2023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学术类“双百奖学金”,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