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文正

- 所在单位:地球物理学院/测井系
- 所在学科: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个人学位:博士
- 职称名称:教授
- 教师类别:专任教师
- 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 招生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兼),油气人工智能(兼),地质工程
- 联系方式:010-89731275
教育经历
- 2000-09至2003-07, 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博士研究生
- 1997-09至2000-07, 西南石油学院, 矿产普查与勘探, 硕士研究生
- 1993-09至1997-07, 西南石油学院, 应用地球物理, 大学本科
个人概况
岳文正
工作经历:
2015/3 -至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
2015/3 -至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
2012/9 -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2012/3 - 2012/9,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行星科学系,访问学者
2011/6 –2012/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2006/7 - 2011/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5/7 - 2006/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讲师
2003/8 - 2005/7,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博士后
研究方向:
1.高分辨率深探测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处理和声反射成像研究
(1)弹性波慢度(速度)提取、各向异性计算、渗透率分析;
(2)井周压力分布计算与预测;
(3)井壁稳定性分析、井周速度层析成像(纵、横波);
(4)井眼水力压裂裂缝高度、张开度计算与预测;
(5)井周30米内反射体方位反射成像识别(地层界面、裂缝、溶洞);
(6)气层产能预测;
(7)井周流体注入方位分析;
(8)复杂井环境弹性波传播正反演研究;
(9)测井--地震联合成像储层识别。
2.基于岩石X-Ray CT成像数字岩心的岩石物理特性研究。
(1)岩石电学特性研究;
(2)岩石声学特性研究;
(3)岩石放射性粒子传输特性研究(中子、伽马光子);
(4)岩心微观孔隙内多相流渗流规律研究;
(5)岩心内部微观孔隙剩余流体分布研究;
(6)岩心内部矿物、流体、孔隙三维可视化分析。
3. 基于测井资料的非常规储层流体特性识别
(1)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流体特性识别;
(2)声学流体特性识别研究。
代表性成果:
1.在岩石物理研究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岩电关系模型,用来定量评价储层含油气量,该方法涵括了阿尔奇方法,同时在阿尔奇方法不能适用的情况下,该方法依然适用。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 项,并将该发明应用于实际岩石物理实验数据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油田饱和度计算的精度,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储量评价;
2.在数字岩心研究方面:改进了传统算法,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基于数字岩心岩石物理实验仿真新算法,从微观角度模拟电在饱和多相流体岩心模型中的流动规律,研究孔隙结构以及不同的油、水饱和度和流体分布状态对岩心模型宏观物理特性的影响;
3.开发了基于阵列声波测井高分辨率反射波深探测成像的新方法,该方法极大拓展了测井探测范围,可对井周30米范围内的地质构造、缝洞发育等进行直观成像,从而对远离井眼的储层情况进行研究,初步实现测井--地震联合成像储层识别与评价;
4.在流体性质识别研究方面,提出了岩石流体成分多尺度谱分析方法,该新方法能够将岩石的不同组成成分从地球物理测量结果中逐一分离出来,进而剔除复杂因素的影响,突出岩石所含流体成分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岩石流体成分识别。
学术兼职:
1.北京石油学会理事、测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能源局地热能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专家;
3.EAGE(中国)指导委员会理事;
4.《石油科学通报》青年编委;
5.European Association of Geoscientists & Engineers (EAGE),会员;
6.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SPE),会员;
7.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SEG),会员;
8.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