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凤

Scan me!
  • 所在单位: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 所在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 个人学位:
    博士
  • 职称名称:
    教授
  • 教师类别:
    专任教师
  • 导师类型: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 招生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汉语国际教育(兼)
  • 电子邮箱:
    xiufeng96@cup.edu.cn
  • 联系方式:
    89733128

教育经历

  • 2003-09至2006-07, 北京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博士研究生
  • 1990-09至1993-07, 山东大学, 英语语言学习, 硕士研究生
  • 1986-09至1990-07, 山东大学, 英语, 大学本科

个人概况

个人简介:

姓名:赵秀凤

职称:教授

Email:xiufeng96@126.com;

研究领域:话语研究、多模态认知、认知诗学、能源-区域国别研究

行政职务:院长

教育背景

1986.09-1990.07 山东大学外文系(现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0.09-1993.07 山东大学外文系(现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3.09-2006.07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国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3.07-至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历任教研室主任、副院长,现任外国语学院院长。

2001.04-2002.04 日本福井县足羽高中 JLT 国际交流员

学术兼职

1. 世界翻译教育联盟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2.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认知诗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3. 中国逻辑学中国文体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4.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5.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国 ESP 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6. 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

获奖

1. 国家一流专业—英语负责人(2022)

2. 国家一流课程《基础学术英语I》负责人(2020)

3. 石大学者(优秀学者C)(2022)

4. 北京市教学名师 (2016)

5.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17)

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学成就卓越奖(2019)

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

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

9. 北京市优秀教师(1998)

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诗学研究与理论版图重构”(20 & ZD291)子项目“文学理论的认知研究”,主持。

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281),主研。

3.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研究”(20 & ZD140),参与。

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反讽对比研究”(15BYY015),主研。

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价理论在文体学上的应用及评价语料库的研制”(07BYY063),参与。

6.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多模态能源舆情话语的认知批评研究" (21YJA740055), 主持。

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叙事语篇‘视角’的认知诗学研究”(13YJA740082),主持。

8.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多模态视域下中西能源话语比较研究”(21YYB006),主持。

9.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分析到建构:基于语料库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批评话语分析研究”(18YYB010),参与。

10.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项目“国际能源治理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2021-2024),主持。

11.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移动信息化的<能源学术英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17-2018),参与。

12.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建设”(2018-2021),

参与。

13. 北京市教学改革项目“依托世界能源大学联盟的能源学术英语能力建设”(2019-2023),主持。

14. 北京市人才培养共建项目-教学名师项目“《学术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2017-2020),主持。

15. 北京市教学改革项目“以学术为引领、能源为载体、人文性、工具性兼备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2015-2018,主研。

16. 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现当代小说的认知诗学研究”(2462015YQ0901),主研。

科研成果

著作

1. 赵秀凤 崔亚霄.《能源人文研究》第一辑,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21.

2. 赵秀凤 逯义峰.《能源话语研究论丛》, 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9.

3. 赵秀凤.《语篇视角语言表达的认知研究——指称作为视角标记》。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

4. 刘辰诞 赵秀凤 《什么是篇章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5. 赵秀凤 徐方富. 《多模态认知诗学和实验文学》(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

6. 彭宣维 赵秀凤 张征. 《功能语法导论》(第二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教材

1. 《能源学术英语综合教程》(1),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2. 《能源学术英语综合教程》(2),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3. 《新核心研究生英语读写教程》,主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4. 《大学英语》(1,2,3,4), 主编,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0.

5. 《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 2),主编,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21.

代表性论文

外国语言文学

Xiufeng Z. and Yuxin W. Oil as narcotic or as medicine: the DISEASE metaphor in political cartoons on energy crisis.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3(1): 1-25.

Wang, X.; Zhao, X.; Wang,Y.; Li, S. A Comparison of CSR Image Constru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etroleum Companies in the Context of Ecological Transition. Sustainability 2022, (21):14490.

Weiling H. and Xiufeng Z. Book review: China’s energy security and relations with petrostates: Oil as an Idea. By Anna Kuteleva. Pacific Affairs, 2022, (2): 334-335.

Wang, X., & Zhao, X. Book review: China as a Global Energy Champion: Lifting the Veil. By Phillip Andrew-Speed and Sufang Zhang. Pacific Affairs, 2021, (4): 721-723.

赵秀凤 田海龙 政治实践中新话语的生成机制研究. 现代外语, 2023, (2):162-173.

赵秀凤.多元话语网络中的话语互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46(01):61-69+112+161.

赵秀凤 基于多模态隐喻场景的生态话语分析——以生物能源政治漫画为例.中国外语, 2022, (6):60-69.

赵秀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报中的多模态隐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2):17-30+126.

赵秀凤 黄伟玲 多模态双关的体认性——基于体认语言学的分析. 外语研究, 2022, (1):7-11.

宋冰冰 赵秀凤 国际能源话语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话语研究论丛, 2022, (1): 40-59.

王圣钊 赵秀凤 基于Watrix的趋近化策略研究. 话语研究论丛, 2022, (1): 60-78.

徐方富 赵秀凤 能源学术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英语通识教育改革为例. 中国ESP研究, 2022, (1): 8-16.

赵秀凤 后现代绘本对经典童话的颠覆性解构与重构:认知叙事学视角. 认知诗学, 2021, (1):66-84.

赵秀凤 赵琳 特朗普政府能源战略话语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1):28-35.

赵秀凤 赵琳 趋近化理论对于非安全话语的阐释——一个案例研究.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 (3):63-77+160.

赵秀凤 宋冰冰 美国智库涉华核能话语中“他者”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批评话语分析视角. 外国语言文学,2021, (4): 353-372+446.

展伟伟 赵秀凤 中国化石能源企业形象的多模态话语建构. 能源人文研究, 2021, (1): 56-66.

赵秀凤 刘海萍 美国智库涉华清洁能源话语的批评话语分析. 能源人文研究, 2021, (1): 93-100.

赵秀凤 丁添琪 芬兰涉华能源研究报告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批评话语分析视角. 能源人文研究, 2021, (1):101-113.

赵秀凤 杜婷婷 美国主流报刊可再生能源话语嬗变研究——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为例. 能源人文研究, 2021, (1):126-138.

宋冰冰 赵秀凤 当代中国政府“能源观”的话语变迁——基于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语料库的历时研究. 能源人文研究, 2021, (1): 139-149.

曾小燕 赵秀凤 “一带一路”倡议下能源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模式研究. 能源人文研究, 2021, (1): 189-197.

赵秀凤 曹春华 能源人文: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 (3): 25-34.

赵秀凤 多模态认知诗学视阈下的后现代绘本叙事. 英语研究,2020, (2): 13-27.

赵秀凤 刘畅 国际生态话语视角下中英能源白皮书话语对比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 (6): 17-25.

赵秀凤 谢宜霏 香水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多模态隐喻建构. 浙江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 (5): 31-39.

赵秀凤 能源话语的社会实践网络分析. 话语研究论丛, 2019, (1): 18-31.

赵秀凤 多模态反讽与概念隐/转喻的互动整合——以图文反讽为例. 外语教学, 2019, (5): 8-12.

宋瑞亚 赵秀凤. 知识即权力——可再生鞥能源的学术话语建构. 能源话语研究论丛, 2019: 56-71.

宋灏 赵秀凤. 中国主流媒体对“可再生能源”话语建构的历时变迁. 能源话语研究论丛, 2019: 72-82.

王霄 赵秀凤. 中外化石能源企业身份建构的对比研究. 能源话语研究论丛, 2019: 83-101.

肖贤 赵秀凤. 关于“清洁煤”的学术话语建构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能源话语研究论丛, 2019: 110-126.

赵秀凤 能源话语研究的体系与范畴.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3):63-77+160.

王佳琪 赵秀凤 基于意象图式的动词“入”的多义体系及意义连接机制探究. 语言与翻译, 2018, (2):12-16+35.

赵秀凤 多模态隐喻构建的整合模型[A]. 张德禄 黄立鹤主编,多模态与外语教育研究.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8.

赵秀凤 认知诗学视域下绘本叙事“语篇视角”的多模态构建.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1):35-43+159-160.

赵秀凤 冯德正 多模态隐转喻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以《经济学人》涉华政治漫画语篇为例.《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2): 31-36.

赵秀凤 多模态隐喻场景对涉华国际关系的建构——多模态隐喻研究的社会维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6):26-39+122.

冯德正 赵秀凤 多模态转喻与图像语篇意义建构. 外语学刊, 2017, (6):8-13.

刘阳 赵秀凤 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的能源隐喻研究. 现代语文, 2017, (5): 84-86.

赵秀凤 李晓巍 叙事绘本中“愤怒”情绪的多模态转—隐喻表征——认知诗学视角. 外语教学, 2016,(1):10-14.

赵秀凤 认知诗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 外国语文, 2016, (1): 69-75.

赵秀凤 赵晓囡 弗里曼的认知诗学思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 (4): 17-23.

赵秀凤 徐方富 认知诗学·哲学·美学 ——玛格丽特·弗里曼访谈录之二. 认知诗学,2016 (2):8.

赵秀凤 戴馨洋 政治漫画中的隐喻场景——批评多模态隐喻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5): 8-13+60.

赵秀凤 张利爽 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特色实习基地建设——以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为例. 继续教育,2015, (12): 49-51.

Xiufeng ZHAO. Multimodal Poetic Iconicity in Jimmy’s The Moon Forgets.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y, 2015, (3): 117-129.

赵秀凤 张辛未 中国帝陵文化中的隐喻——以明十三陵为例. 英语研究,2015(1): 45-50.

陈芳 赵秀凤. 调查研究型项目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35-38. CSSCI 期刊

张辛未, 赵秀凤. 足球赛事海报中多模态隐喻的映射方式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8):120-124.

赵秀凤 连洁 外语人才的特色培养模式——以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继续教育, 2014, (11): 27-29.

赵秀凤 试论多模态诗学像似性——多模态认知诗学视角. 外国语文,2014, (6): 14-18.

赵秀凤 徐方富 认知诗学·认知美学·多模态文学——玛格丽特·弗里曼访谈录之一. 认知诗学, 2014(1):5.

赵秀凤 李晓巍 认知诗学视域下“情绪”的多模态转喻构建——以几米绘本《时光电影院》为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1-7+58.

赵秀凤 王春霞. 认知诗学文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为例. 山东外语教学, 2013, (4):54-59.

赵秀凤 张卉 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批评隐喻策略——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教研课题为例.外语教学,2013,(4):61-64.

赵秀凤 黄洁 后现代语境中的认知诗学学科定位和发展前景. 外语学刊, 2013, (5): 26-30.

赵秀凤 多模态隐喻构建的整合模型——以政治漫画为例. 外语研究, 2013, (5): 1-8+112.

赵秀凤 多模态认知诗学研究——认知诗学研究的新进展. 外国语文, 2013, (6): 43-51.

赵秀凤 叶楠. 跨文化视域下认知诗学本土化的构想. 外国语文, 2012,(1): 7-10

赵秀凤 反身代词“自己”作为视角标记的认知解析. 译林, 2012, (4): 169-179.

赵秀凤 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兼评Forceville & Urios-Aparisi《多模态隐喻》. 外语研究, 2011, (1):1-10+112.

赵秀凤 主观性移位的语言表征及认知理据:认知诗学视角.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 (4):26-29+53.

赵秀凤 意识流语篇中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的构建.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5): 7-11+50+127.

赵秀凤 展伟伟 反身性X-self结构的主观性——视角标记功能.当代外语研究, 2010, (11):32-36+62.

赵秀凤 苏会艳 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构建——多模态转喻和隐喻互动下的整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0, (4): 18-24+30.

展伟伟 赵秀凤 多模态视角下爱情新体验——“40-Love”诗歌为例.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0,(4):45-47.

赵秀凤 语言的主观性研究概览. 外语教学, 2010, (1): 21-26.

侯瑞攀 赵秀凤 平面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初探.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0, (1): 5-8,20.

赵秀凤 刘辰诞 心理空间理论视角下“投射”的结构与功能. 外国语,2009, (2): 8-15.

赵秀凤 裴文斌 指称对隐性语篇视角的认知构建. 外语学刊, 2009, (2): 44-47.

赵秀凤 意识的隐喻表征和合成—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的认知文体学分析.外国语文, 2009,(2):11-17.

赵秀凤 自由间接话语的认知操作.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 (4): 65-69.

赵秀凤 董静萍 视角的选取与指称语的选择. 外语教学, 2007, (4): 20-23.

赵秀凤 过去完成时的语篇连贯功能.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2): 10-12.

赵秀凤 叙事语篇中视角交汇的认知解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6): 88-91.

赵秀凤 语篇的主观性等级与指称形式的选择.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6(4).

赵秀凤 过去完成时在意识流语篇的空间构建功能.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 19-22.

赵秀凤 语篇视角的语言表达——以“言语场景”为基础的认知构建模式.山东外语教学, 2006(1):22-25.

赵秀凤 訾缨 文学文体学的回顾与展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78-80.

赵秀凤 英汉名词词组结构差异对写作语体意义的影响. 外语教学, 2004(6): 55-57.

赵秀凤 名词词组结构模式与语篇的语体意义. 山东外语教学, 2004(3): 49-51.

赵秀凤 语体研究与体裁性写作教学. 外语教学, 2004(3): 75-78.

赵秀凤 语体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外语与翻译, 2004(2)

赵秀凤 名词词组的结构模式与语篇的语体意义. 山东外语教学, 2004(3):49-51.

赵秀凤. 时体在意识流语篇的衔接功能. 外语论坛, 2004(1)

赵秀凤. 屈折语素弱化的句法修辞功能分析. 外语与外语教学学术论丛, 2003(2)

赵秀凤 英语写作评估与语体量化体系.外语教学, 2003(5):76-79.

赵秀凤 戴卫平 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语体意识研究.大学教育科学, 2003(3): 54-57.

赵秀凤 訾缨 词类转换的语用及修辞意义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106-109.

赵秀凤.英汉对比修辞融入精读课教学——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2):55-60.

赵秀凤 中西文化比较与汉英写作风格宏观对比分析. 山东外语教学, 1999(3): 69-7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苏继文 赵秀凤. 中国共产党道路探索的百年历史演进及未来展望——以历届党代会报告文本为视角的考察.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34(3):84-91

苏继文 赵秀凤.习近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的建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19(7):4-8.

苏继文 赵秀凤.讲好中国道路故事的纵向衔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2(31):87-89.

王 霄 赵秀凤.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乡村能源转型的学理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视角. 改革与战略, 2022,38(01):13-23.

李晓夏 赵秀凤, 张天然. 数字乡村治理:实践基础、关键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业经济,2022,(2):42-44.

王 霄 赵秀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生态文明话语建构研究.学理论, 2022(4):10-13.

宋瑞亚 赵秀凤.建构与呈现:主流媒体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样态——以《人民日报》思想政治教育报道为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8):27-33.

赵丹丹 赵秀风. 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2,36(12):20-27.

赵丹丹赵秀凤.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马克思分配正义向度[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0(01):103-110.

苏继文 赵秀凤 《实践论》及其新时代方法论意蕴.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1(5): 25-28.

李晓夏 赵秀凤 全媒体时代领导者行政思维和业务思维相互转换的技巧. 领导科学, 2021(17): 39-41.

苏继文 赵秀凤 《实践论》及其新时代方法论意蕴[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1-10-01

李晓夏 赵秀凤 全媒体时代领导者行政思维和业务思维相互转换的技巧[J].领导科学, 2021(17): 39-41.

苏继文 赵秀凤 《实践论》及其新时代方法论意蕴[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1(5): 25-28.

李晓夏 赵秀凤 生态扶贫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之维. 人民论坛, 2020(1):88-89.

李晓夏 赵秀凤 中国生态扶贫治理机制研究——基于CiteSpace下的可视化分析. 世界农业, 2020(12):60-69+78.

李晓夏 赵秀凤 党员媒介镜像与传播生态位——以主流媒体中驻村干部报道为例看党建本质的回归. 理论月刊, 2020(12):50-59.

李晓夏 赵秀凤 直播助农:乡村振兴和网络扶贫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新模式. 商业经济研究, 2020(19):131-134.

李晓夏 赵秀凤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研究.改革与战略, 2020,(6):86-95.

李晓夏 赵秀凤 全媒体时代舆情治理的优化路径. 求知, 2020(10): 41-43.

李晓夏 赵秀凤. 人工智能时代的“政府生态”治理现代化.电子政务, 2019(10):89-98.